close

我和吳就君老師美好的學習經驗現在進行式

 

蔡東杰醫師

養全診所院長

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

2012/02/21

 

 

在我精神科住院醫師第一年的訓練中,學習擔任心理劇的導演,有機會透過周立修醫師的安排,邀請吳就君老師擔任我們的督導。在短暫的幾次督導中,吳老師的鼓勵,讓身為心理治療菜鳥的我建立了相當的自信。不久又參加了吳老師的經驗性團體,老師活潑的教學方式,讓我第一次有意識地感受到個人在團體中的壓力,課程中的討論,也讓我了解到性別、職業、和資歷都會決定個人在團體中扮演的路角色。這次的課程引發了我對團體動力的興趣,投入更多團體心理治療的學習和治療活動,後來也成為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的會員和督導。

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,「此時此地(here and now) 」的概念和運用是治療的重要關鍵。「此時此地」是非常抽象的,很難使用左腦的理性學習,必須有實際的經驗才能夠完全的體會。在台北舉行的一次國際心理治療研討會,吳老師主持了一個家族治療的工作坊。課程中老師要求學員分組,練習一個虛擬的家族治療。我被選為分組的治療師。在練習的初期,扮演家族成員的伙伴們認真的演出,身為治療師的我被家族成員快速的互動搞得手忙腳亂,不知道如何造行治療。在我停頓思考的短暫時間,開始有伙伴跳開原本扮演的家族成員角色,提供許多治療的建議,一下子我有了許多協同治療師。練習就在治療技巧的討論中結束了。中場的討論後,吳老師選我們這組的家庭做示範。老師從釐清誰是家庭中第一位和治療師接觸的成員開始,安排治療時間和治療室擺設。會談開始一一和家族成員握手問好,請所有成員坐定以後才開始進入治療議題。頓時整個家庭平靜下來,可以好好說話並聽其他成員說話。當察覺過程中有檯面下情緒流動影響會談進行,老師會很客氣地提醒成員察覺這些情緒,進而澄清成員互動模式如何引發這些情緒。我第一次體驗到「此時此地」,並運用在治療中,那種興奮和感動在心中激盪許久,我知道需要再找時間向吳老師學習。

在尚未找到適當機會之前,我自己閱讀了許多吳老師的老師維琴尼亞.薩提爾(Virginia Satir) 的書藉,等待機緣的出現。終於三年前再次和吳老師連繫上,邀請她到高雄舉辦「家族治療專業訓練課程」。在連續六個月,每個月的一個週末,和二十幾位專業同好在老師的帶領下,探索家族治療和團體動力的專業智能,同時檢視自己固定的思考、情緒和行為模式,學習如何了解自己、接納自己,進而認識人與人的差異性,學習如何與他人和諧地相處。

薩提爾模式最重要的目標是一致性,這是一種能接觸自己感覺的能力,並且會認識自己的感覺,處理自己的感覺。一致性是一種全相(wholeness) 的感知,有內在的中心點、和諧感、根本的實在感、與宇宙的力量連結(接觸) 感,連結人類及萬物有生命無生命存在、成長、創造、支持和促進。與中國哲人所指的民胞物與、天人合一有異曲同工的境界。在學習過程中,吳老師透過許多的活動,讓我們在認知和經驗上更加的認識自己,學習如何和全部的自己和諧相處,更進一步地和他人和諧相處。

薩提爾對於人和家庭有獨到的見解,強調人的資源,並且用的成本和系統的角度來了解問題,並且透過與人的互動過程觸發人的成長。薩提爾也發展出許多出發人的成長的活動,例如:生存姿態、人文氣象報告、內在冰山的探索、內在規則的發現和轉化、以及家庭雕塑等。學習這些技巧的過程中,更加地了解自己,並且將為自己協助他人的能力。吳老師鼓勵我們依照自己的步調,學習將「我這個人」投入學習的活動中,讓自己成為真正的一個「人」。她不只要求我們這麼做,也時時在課程中為我們示範。在一次活動剛開始的人文氣象報告中,老師和我們分享上個月課程結束時她的經驗。她覺察到不平衡、生氣和內疚的情緒,在課程進行中她出現了「學習家族治療不需要提這樣的個案」的想法,對於這種指責學生的想法感到內疚。這些覺察引發他過去在精神科醫院工作十多年的經驗,或許那是她的未完成事件(unfinished business) ,在當時受限於工作的環境,對於病患和家屬想幫忙又幫不上的心情,從全能的想幫助人的熱情,掉落到無能、無力、無助、和無奈的心境,於是她離開了精神科,在當時或許是一種投降或是逃避。在博士班的學習中,以更高的位置看待精神科,清楚了解了解能力的界限,在無法幫助病患和家屬的時候仍然可以關心他們。老師示範了他如何接觸自己的想法和感覺,同時一致性地和我們分享,分享過程的此時此地比分享內容的彼時彼地更為珍貴。

今年我們再次邀請吳老師在三月到七月為我們舉辦四次的工作坊,邀請大家共同參加這個難得的學習成長經驗。

課程內容:

*   單元一: 與人接觸(2012.03.31-2012.04.01)

學習與人接觸, 琢磨, 與回味

*   單元二: 家庭溯源(2012.04.28-2012.04.29)

解讀自己生命的matrix, 珍惜和再出發

*   單元三: 家庭動力與家庭關係(2012.05.26-2012.05.27)

學習家族治療的動力觀與系統觀, 以及家族治療師的胸懷及眼光

*   單元四: 小團體動力(2012.06.30-2012.07.01)

從團體形成的過程中體驗團體動力, 並學習從團體動力的眼光說出團體動力的語言

課程時間:每單元各為兩天共12小時

星期六下午13~1930分(6小時)

星期日上午9~1210分;下午1330~1640分(6小時)

 

arrow
arrow

    精神科醫師蔡東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